《一九九一·冬》是王齐铭(綦江崽儿)创作的一首极具个人色彩的说唱作品,以自传式叙事方式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家庭背景。歌曲标题中的“1991年”正是他出生的年份,“冬”则呼应了歌词中父亲讲述的那一年重庆罕见下雪的记忆,象征着寒冷、艰难却也纯净的起点。
王齐铭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溉澜溪,祖籍綦江——这也是他自称“綦江崽儿”的原因。綦江作为重庆下辖的一个区县,代表着他家族的根脉与身份认同。歌曲通过描绘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普通重庆家庭的生活困境:住房狭小、经济拮据、父母为生计奔波、孩子教育压力大等,真实还原了一代底层青年的成长环境。
整首歌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回溯,更是对那个时代无数普通家庭缩影的致敬。王齐铭凭借音乐走出困境,将苦难转化为创作动力,强调“全靠自己拼勒”的奋斗精神,体现出强烈的草根意识与地域自豪感。
“九一年出生在溉澜溪 / 老汉儿说那一年冬天的重庆城下了场雪”——以具体时空坐标开启回忆,雪在重庆极为罕见,象征命运转折点或人生起点的特殊性。“綦江崽儿”反复出现,强化地域身份,表达对家乡的归属与骄傲。
“厂头分的房子太小老 / 根本就装不下那些梦”反映计划经济时代工厂职工住房紧张的现实;“生活费又少了 / 因为他身上的担子重”展现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的艰辛;“厨房头女人在不停的唠叨 / 但永远都说不清那些痛”刻画母亲隐忍却无力改变现状的苦闷;“娃儿勒成绩很糟糕 / 但不读书以后啥子用”道出底层家庭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执念与焦虑。
“画面又再一次回到夜郎溪 / 楼脚勒崽儿些又在逮藏藏猫儿”以方言“逮藏藏猫儿”(捉迷藏)唤起童年纯真时光。“闭上眼数十个数 / 数的是我们的青春”巧妙将游戏规则转化为对逝去青春的哀悼,充满诗意与感伤。
副歌反复强调“要么生 要么死”,并非字面意义的极端选择,而是表达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的孤勇。他要用“血汗写历史”、“生命写句子”,将人生当作一部必须由自己执笔的史诗,彰显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创作使命感。
“曾经以为自己真的是个硬汉 / 像个军人一样可以随时应战 / 当所有压力痛苦像是暴雨一样向我袭来 / 我才发现自己是个病患”揭示外表坚强下的内心创伤,打破“硬汉”人设,展现真实脆弱,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信。
“因为小时穷所以我喜欢钱 / 因为吃不饱所以喜欢多放盐”直白道出贫困对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因为我一生下来就没见过外公外婆爷爷 /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过年”将传统团圆节日转化为缺失亲人的痛苦提醒,鞭炮声“是放给他们听的”一句尤为刺心,凸显孤独与疏离感。
歌曲以重复主歌收尾,形成环形结构,强调初心不忘。从“溉澜溪”出发,经“綦江”确认身份,最终以“用生命写句子”完成自我定义——这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封写给过去自己的信,也是献给所有在困境中挣扎前行者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