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是胡夏与郁可唯为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演唱的主题曲,歌词融合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及现代填词创作,以古典诗词的意境结合现代音乐的表达,传递了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与人生况味。以下从背景故事和歌词解析两方面展开分析:
与电视剧的关联
歌曲紧扣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讲述女主角盛明兰(赵丽颖饰)从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成长历程。剧中她历经家族斗争、婚姻波折、命运起伏,最终在逆境中坚守本心。歌曲通过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意象,隐喻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呼应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
李清照《如梦令》的引用
原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早期作品,以惜春之情暗喻青春易逝。歌曲取其“物是人非”的意境,与剧中明兰对爱情、亲情、人生的感悟相契合。
音乐与情感的融合
胡夏(男声)与郁可唯(女声)的对唱形式,象征剧中男女主角顾廷烨与盛明兰的情感对话。音乐以弦乐与钢琴铺陈,旋律婉转悠长,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含蓄,又通过现代编曲强化了戏剧张力。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化用李清照原词,既点明时间与场景(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暗喻人生中的波折与内心的迷茫。剧中明兰面对家族纷争时的隐忍与无奈,恰如“浓睡不消残酒”的混沌心境。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卷帘人”象征旁观者或世俗眼光,对主角的困境轻描淡写。剧中明兰的隐忍与智慧常被外界误解,而“海棠依旧”的淡然回答,反衬出她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词以“绿肥红瘦”形容春末花落叶茂,暗指美好事物的消逝。歌曲中延伸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即便世事变迁,仍需坦然接受(如明兰面对婚姻、家族责任时的选择)。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
以“花开傍柳”比喻青春年华与爱情萌动,“误觅亭侯”暗指明兰与顾廷烨从误解到相知的曲折情感。亭侯(古代爵位)也暗示顾廷烨的武将身份与权谋背景。
“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描绘剧中人物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豁达的心态。“风雨着不透”既指外界的纷扰无法击垮内心,也呼应明兰在家族斗争中的智慧与从容。
“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
“宫长骁瘦”暗指高位者的孤独与责任,“冰泪难流”则隐喻隐忍的伤痛(如明兰失去母亲、祖母后的成长)。歌词将个人情感与家族命运交织,展现角色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
《知否知否》通过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的碰撞,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歌词既是对李清照词的致敬,也是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深刻注解。它以“绿肥红瘦”的意象为核心,串联起爱情、成长、命运三大主题,最终指向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即便世事无常,仍要在风雨中坚守本心。这种古典美学与当代价值观的结合,正是歌曲打动听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