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故事
狮童的歌曲《野孩子》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和对现代社会反思的作品。歌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理想和自由的探讨,展现了现代人在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环境下,对内心真正渴望的追寻。歌曲通过自然意象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纯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桎梏的无奈。
歌词解读
第一段:
"太阳出现我们就此翻越过山岗
找寻梦和诗歌要去的地方肆意的流淌
我的一生 我们的一生终究会死亡
那么理想或是欲望又该往哪里躲藏
城市中央肆意的生长是物质的天堂
那么种下诗歌和土壤的我又该去向何方
我的家园 我们的家园就在这脚下
可那些虚伪的包容 把自由给遣送入土壤
这段歌词通过"太阳"、"山岗"等意象描绘了一种对理想和精神自由的向往。然而,"终究会死亡"的现实让这种追寻显得渺小而无奈。城市中的"物质天堂"与种下"诗歌和土壤"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虚伪的包容"则暗指社会规范对自由的压抑。
第二段:
"太阳再没有照耀这一方 没有耀眼的天堂
没有人去找寻那些关于生命的理想
没有找寻 没有失望 更无处躲藏
只有默默叹息这黑夜究竟 什么时候亮
这段歌词充满了对现代社会精神荒芜的感慨。"太阳"不再照耀,象征希望与理想的"天堂"消失,人们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与探索。黑夜象征着迷茫与绝望,而"什么时候亮"则是对希望的渴望与等待。
第三段:
"什么时候亮 什么时候亮
我们什么时候回归这土壤再一次滚烫
什么时候亮 什么时候亮
我们什么时候回归这土壤再一次发烫
最后的重复部分是对回归自然与真我的呼唤。"土壤"象征着生命的根源与真实,"滚烫"与"发烫"则表达了对激情与生命力的渴望。歌词在重复中强化了对纯粹精神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现代社会压抑与异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