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歌词解读-周林枫 | 歌词网_全网歌词大全

阿嬷歌词解读

周林枫的歌曲《阿嬷》通过歌词讲述了一个关于传统农村妇女的故事。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阿嬷的老人,她生活在深山之中,经历了包办婚姻,不识字,甚至在结婚前未曾与丈夫见过面。阿嬷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她每天忙碌于家务,炊烟和柴火象征着她日复一日的辛劳,而她的腰被这些重担压弯,这不仅是字面上的劳累,也隐喻了她生活的重压。

歌词中提到“黄昏日落,阿公敲着碗筷把歌唱着”,描绘了一个看似平静却充满无奈的画面。阿嬷的丈夫阿公在黄昏时分敲碗筷唱歌,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或是在表达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而阿嬷则“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这反映了她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她等待着远方的儿女能够回来看望她。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没挪过,眼神还在期盼着”,这句歌词描绘了阿嬷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她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眼神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期盼。然而,她的孩子们“可都被远方的风 吹走了”,这句话暗示了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去往了远方,留下了阿嬷孤独地在深山中等待。

“山那边是什么,是儿女高楼坐,把她遗忘在深山里的角落”,这里歌词揭示了阿嬷的孩子们在城市中生活,可能已经忘记了在深山中等待的母亲。而“河那边是什么,是娘家的村落,她裹着小脚跨不过那条河”,则表达了阿嬷对娘家的思念和无法跨越的障碍,她的小脚象征着传统束缚,使她无法自由地回到娘家。

“天又黑了菜也凉了,她等的人何时能回来呢”,这句歌词以一种悲凉的语气结束了歌曲,阿嬷的等待似乎没有尽头,她的孤独和期盼在夜幕降临时显得更加沉重。整首歌曲通过阿嬷的故事,反映了传统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她们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无奈和孤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