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的《飞鱼》收录于2006年发行的专辑《亲亲》中,这首歌以轻快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传递了关于成长、释怀与希望的主题。以下是对其背景故事及歌词的解析:
《飞鱼》由李焯雄作词、邱暐议作曲,是专辑中一首具有寓言色彩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飞鱼”这一海洋生物的意象——飞鱼虽生活在海中,却能短暂跃出海面滑翔,象征在困境中寻找突破的勇气。
专辑《亲亲》整体围绕“爱的不同形态”展开,而《飞鱼》被解读为一段自我疗愈的旅程。梁静茹在演唱时也提到,这首歌想表达“放下过去,拥抱新生的轻盈感”,与专辑中其他情歌的伤感基调形成对比,更像是对听众的温柔鼓励。
“飞鱼”隐喻曾经的悲伤或心结。飞鱼跃出海面的动作,象征从压抑(深海)到释放(空中)的瞬间,暗示直面伤痛才能获得解脱。
「我在 新旅程的起点 撒野」
“撒野”一词充满生命力,代表打破束缚、自由探索的状态。与“新旅程”呼应,传递出重启人生的洒脱态度。
「脱险 再危险 都视而不见」
重复强调“脱险”,体现挣脱困境后的无畏。即使未来仍有风险,但心境已豁然开朗,敢于直面挑战。
「海平面 远方的终点 因为遥远 所以看不见」
《飞鱼》通过海洋意象构建了一个关于成长的隐喻:
- 挣脱与飞翔:从深海到天空的跨越,象征突破心理桎梏,追求精神自由。
- 轻盈哲学: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水花”“泡沫”等意象,暗示放下沉重过往,接受生命的流动性与短暂性。
- 希望感:梁静茹以清澈的声线演绎,将伤感转化为温柔的力量,契合她一贯的“治愈系”风格。
《飞鱼》常被粉丝视为“被低估的宝藏单曲”。在梁静茹的情歌体系中,它跳脱了传统苦情模式,用自然意象传递更普世的生命感悟,与专辑中《暖暖》《小手拉大手》共同构成积极的情感维度。若结合MV中海洋与天空的画面,更能体会歌曲对“心向自由”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