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诞生于香港流行音乐黄金年代,陈百强独特气声唱法诠释都市人执着守望的情感状态。歌词中「约定」的意象延续其1983年代表作《等》的精神内核,展现九十年代初港人在急速变迁中渴望永恒的情愫投射。
燃着烛光等你/扶着梯阶等你/留在家中等你
三个场景建构出立体等待空间:烛光餐桌-楼道转角-密闭居室。空间由开放到私密的压缩象征着思念强度的递增,最终将物理空间转化为「不可靠的旖旎」超现实感知。
浪费漫长岁月/流离浪荡但没有结果
「漫长」与「流离」构成时空张力,具象化现代爱情的吊诡本质。持续六年三个月零七日的等待记录在香港商业电台「爱情学院」栏目真实呈现,引发当时都市听众强烈共鸣。
灰飞了的烟味/感染着四周空气/你的呼吸原来并未远离
嗅觉记忆构建了独特的等待美学,香烟火光既是时间燃烧的刻度,又是情感存在的物质凭证,将不可视的思念转化为悬浮颗粒的物理学存在。
求你问我为何(重复)
结尾三叠请求突破传统苦情歌单向倾诉模式,在解构主义风潮影响下展现后现代情感互动性,将被动等待转为主动求索,暗含对沟通可能性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