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改编自日本熊本县民谣的台语歌曲,融合了殖民时期的文化记忆。竹田车站作为台湾铁路最南端的木造驿站,承载着日据时期台湾与冲绳劳工的离散叙事。歌谣中「子守」暗喻着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底层女性,在盂兰盆节时空错位的雪景意象里,道出殖民地慰藉艰辛的育儿悲歌。
首段「ぼんからさきにゃ」以盂兰盆节为时间锚点,飘雪与婴啼构成寒暑悖论的视听画面,揭示超越季节的生存困顿。「かたびらはなし」的衣衫褴褛与「帯はなし」的生育疲态,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末句重章迭唱「親の家」,在铁道视线延伸中凝望永远无法抵达的原乡,铁路作为殖民现代性符号,在此成为阻断血脉的隐喻。
「子守呗」作为东亚共通的摇篮曲类型,在此演变为帝国边缘的创伤叙事。江蕙的声线将日语原版的五声音阶转化为福佬哭腔,使「雪もちらつく」不再仅是自然景象,更成为女性乳汁凝结的肉体记忆。这种跨语境的悲鸣,恰似战后台湾文化认同的模糊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