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台语歌曲延续江蕙擅长的苦情风格,聚焦女性在感情中的脆弱与孤独。创作背景源自台语歌常见的「怨妇」叙事框架,反映传统社会中女性对爱情隐忍的挣扎。通过黄昏意象与日常烟瘾细节,刻画出等待无望的压抑氛围,呼应台湾早期社会女性在男性缺席下的情感困境。
歌词中「无依无偎」不仅指伴侣缺席,更隐射传统婚恋观念下的结构性孤独。江蕙特有的鼻腔共鸣唱法,将台语韵脚「-ui」(稀微/何时)处理成颤抖的叹息,恰似午夜梦回时无人应答的情感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