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闽南语歌谣描绘了传统讨海人宿命式离别场景。上世纪台湾渔业繁荣时期,基隆港等地常见行船郎与爱人分隔两地的故事。创作者将船笛声具象化为"无情"的分离符号,吉他意象则暗示漂泊者以音乐纾解孤寂的特殊情感表达方式。
三段体重复形成回旋曲式:第一段定格男性刚毅形象→第二段离别场景特写→第三段悬置的归期构成开放式结局。螺旋上升的重复加重了宿命轮回感。
「男子汉」称谓承载着渔村文化中的性别期许,与末句「春宵梦」的柔软形成张力结构。这种刚柔并济的人格塑造,深刻体现了海洋族群在艰苦环境中培育的特殊情感表达方式——豪迈外壳包裹着细腻情思。
歌词中吉他与船笛的并置颇具深意:前者代表陆地文明的情感载体,后者象征海洋文明的现实催促。这种器物组合暗示着讨海人永远在两种文明形态间摆渡的身份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