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出师表歌词解读-梦柯 | 歌词网_全网歌词大全

诸葛出师表歌词解读

背景故事解析

《诸葛出师表》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生平为背景,融合《出师表》的忠诚情怀与历史传奇,通过现代音乐形式再现了诸葛亮从隐居南阳到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北伐中原的壮阔一生。歌曲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仿佛诸葛亮在生命尽头回望自己的一生,既有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怀,也有对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自述出身平凡,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歌曲以此开篇,追溯了诸葛亮从隐士到军师的转折。三顾茅庐不仅是历史佳话,更是君臣相知的象征。此后,诸葛亮运筹帷幄,赤壁借东风、联吴抗曹、辅佐刘备建立帝业,再到白帝城托孤、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最终病逝五丈原。

歌曲特别提及“上方谷的那场雨”——历史上诸葛亮几乎成功围杀司马懿,却因天降大雨让司马懿逃脱,被视为“天不助蜀”的象征。这一细节强化了命运无常、壮志难酬的悲情色彩。整首歌不仅是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更是对忠诚、理想与命运的深刻叩问。

歌词解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开篇引用《出师表》,点明诸葛亮出身布衣,淡泊名利,原本只想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显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刘备不因诸葛亮身份低微而轻视,三次亲访草庐,体现了极大的诚意,也成就了千古君臣典范。

“那管仲乐毅如何,也不过尔尔小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又认为他们所辅之国不过小邦,暗示自己志在天下,格局更大。

“与皇叔三面难逢,自隆中论至云层”:指刘备三顾茅庐,二人在隆中纵论天下大势,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目光直抵天际。

“借东风烧了赤壁,借周郎演了场戏”:描写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助周瑜火攻,实为联合抗曹的关键。一句“演了场戏”暗含智谋与权术的博弈。

“鞠躬尽瘁,以不负隆中之对”:表达诸葛亮一生践行隆中对的战略承诺,竭尽全力辅佐蜀汉,无愧初心。

“上方谷的那场雨,史书会如何落笔”: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几乎擒杀司马懿,却因天降大雨功亏一篑。此句充满无奈,质问历史是否会记载这份遗憾。

“五十四年风波,是否可算是洒脱”:诸葛亮享年五十四岁,一生历经战乱与权谋,虽未成功,但问心无愧。此句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未再出一次岐山,未再借一场东风,未再论一次隆中”:临终遗憾,未能完成北伐,未能再见理想实现,未能重回初心之地。

“此出师一表,写天下群山的小,写迟暮来的太早,写南阳春风的好”:结尾升华,出师表不仅写战略,更写尽人生苍茫——理想之高、时光之短、故园之暖。南阳春风,是初心,是归处,是永远的回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