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萱的《看电视》创作于1996年,是她早期音乐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以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天真、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对电视的强烈喜爱与渴望。当时台湾社会正处于电视普及期,家庭中电视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晓萱巧妙地捕捉了儿童对电视既迷恋又受限制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被节目吸引,另一方面又被家长管束。
歌曲背后也反映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冲突:大人认为某些内容不适合孩子,而孩子则单纯希望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这种代际差异在歌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妈妈说不适合小孩子”,却挡不住孩子内心对“超人”“花仙子”的向往。
开头反复强调“谁不喜欢看电视”,直接点出主题,用童言无忌的方式引发共鸣。接着提到“看多了会近视”,说明孩子其实知道电视有副作用,但依然难以抗拒。
“遥控器在手 按 / 电视台都是我的孩子”这一句极具想象力,把电视比作自己的孩子,体现了孩子对掌控权的渴望和幻想中的权威感。
“电视不懂事”一句拟人化处理,将电视塑造成一个不理解孩子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与成人规则之间的张力。
副歌部分“快快快快快给我一台电视机”节奏紧凑,情绪高涨,仿佛孩子急切地呼唤着梦想实现。其中“把我变成小蜜蜂 / 带我飞进电视的肚子里”极具画面感,象征孩子渴望进入节目中,成为角色的一部分,展现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
结尾重复段落形成循环结构,加深记忆点,也暗示孩子对电视的热爱从未减弱,甚至带有一种执念般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