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忆莲的《It Wasn't Meant To Be》是一首充满遗憾与克制情感的抒情作品,歌曲描绘了一段深爱却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的感情。这段关系并非因激情消退或背叛而终结,而是源于双方内心的恐惧与犹豫——他们彼此深爱,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去跨越现实的障碍与心理的安全区。
歌曲中的“我们”暗示了两人曾共同拥有美好的可能性,但最终选择放手。这种放弃并非出于不爱,反而正是因为太爱,才更害怕承受可能带来的伤害与后果。因此,他们以“这不是命中注定”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将失败归因于命运而非个人选择,以此减轻内心的愧疚与痛苦。
“与你分离说好那天不下雨”这一句极具画面感,象征着一种对完美告别仪式的执念。雨天常被视作悲伤的隐喻,约定不下雨,代表希望在平静中结束,不添更多伤痛。然而即便如此,内心依然崩塌,泪水无法抑制,凸显出这份感情的深刻与无奈。
“或许是我们缺少勇气 / 不敢踏出彼此的安全区”——开篇即点明核心矛盾:爱存在,但行动受阻。安全区象征舒适但封闭的情感状态,一旦迈出,便可能面临未知的风险。这种心理拉扯是许多真实关系中常见的困境。
“或许是思念情绪 / 美得让人质疑 多可惜”——思念本身美丽,却也令人怀疑其真实性与可持续性。这种美,反成了一种负担,因为它提醒人们错过的可能,加剧了遗憾。
“我们还是免不了的放弃”——反复强调“放弃”的必然性,实则是对无力改变现状的哀叹。尽管明知若坚持就能在一起,但现实终究压倒了理想。
“遗憾我变得小心翼翼 / 关于你的话题尽量回避”——情感的后遗症显现:即使分开,仍需刻意压抑回忆。每一次提及都可能唤醒伤痛,因此选择沉默,是一种自我保护。
“怕唤起记忆一概回应 / 心想好的一句 / It wasn't meant to be”——“It wasn't meant to be”成为一句万能的借口,既安抚他人,也安慰自己。它看似理性,实则是一种逃避,用宿命论掩盖了真实的情感挣扎。
副歌部分不断重复“事到如今只能安慰自己”和“我们无能为力”,展现出一种清醒的绝望: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当初勇敢一点,结局会不同。这份认知,让遗憾更加沉重。
结尾处“当初若坚持走下去 / 我们会在一起”——直白而有力的假设,揭示整首歌的核心:不是爱不够,而是勇气不足。真正的悲剧,不在于爱而不得,而在于明明可以拥有,却选择了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