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烈士赞歌词解读-郁可唯 | 歌词网_全网歌词大全

三烈士赞歌词解读

背景故事解析

《三烈士赞》创作于中国近代革命浪潮高涨的清末民初时期,歌词所赞颂的是辛亥革命前夕为推翻清朝统治而英勇就义的三位革命志士——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他们因参与武昌起义前的密谋活动被捕,于1911年10月9日被清政府处决,史称“三烈士”。他们的牺牲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重要导火索之一,极大鼓舞了革命党人与民众的斗志。

龟山与长江是武汉地区的地理象征,也是当时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歌词以“龟山苍苍,江水泱泱”开篇,既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也隐喻革命精神的浩然正气与不朽传承。烈士们以头颅报效国家,虽死犹生,其精神直贯天地,辉映大荒(即广袤的天地之间),功名则与武昌起义的胜利紧密相连,永载史册。

全词反复咏叹“呜呼三烈士兮,一族之光”,表达了对烈士崇高人格的敬仰,认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其英灵将如祭祀的供品(俎豆)一般,千秋万代受到尊崇,与江山同存,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永恒不灭。

歌词解读

“龟山苍苍 江水泱泱”:以宏大的自然意象起兴,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历史氛围,暗示烈士精神如山川江河般绵延不绝。

“烈士一死满清亡 掷好头颅报轩皇”:强调烈士的牺牲直接推动了清朝的覆灭。“轩皇”指黄帝,象征中华民族的始祖,表达烈士以生命报效华夏民族的忠贞情怀。

“精神栩栩下大荒 功名赫赫披武昌”:烈士的精神虽逝,却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天地之间;他们的功绩光辉照耀武昌,成为革命胜利的标志。

“呜呼三烈士兮 一族之光”:直抒胸臆,呼唤烈士英魂,将其视为整个民族的荣耀与希望。

“永享俎豆千秋兮 与江山而俱长”:用古代祭祀礼仪中的“俎豆”比喻对烈士的永久纪念,寓意其精神将与祖国山河一同长久存在,超越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