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是台湾原住民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源于原住民女性在日常劳作时所唱的劳动歌谣。原住民妇女在用杵捣谷、舂米时,为了协调节奏、减轻疲劳,会一边劳作一边唱起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歌谣,这种音乐形式被称为“杵歌”。林玉英作为台湾原住民歌手,将这首传统歌谣演绎得更加优美动人,使其广为流传。
歌曲反映了原住民热爱自然、崇尚集体生活与歌舞的文化传统。每当月圆之夜,族人便聚集在一起,伴随着月光歌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歌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月夜场景,通过自然意象如“月亮”、“山坡”、“椰树”等,营造出宁静而浪漫的氛围。歌中反复吟唱“娜奴湾多伊呀那呀嗬嗨呀”,是原住民语言中的拟声词或传统衬词,用于增强节奏感和民族风味。
整首歌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反复的节奏和呼朋引伴的语气,展现出原住民文化中对自然、节庆与集体生活的热爱。歌曲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承载了浓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