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系的TrackMaker》由小猫多鱼创作,是一首融合电子音乐元素与都市青年生活状态的歌曲。作品通过夸张、戏谑又略带自嘲的口吻,描绘了一位身处城市边缘、昼夜颠倒的音乐制作人(TrackMaker)的生活图景。这位制作人居住在被称为“地极”的时尚中心——并非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极地,而是象征远离主流、独立而小众的精神领地。在这里,他日复一日地在截稿压力下熬夜创作,沉浸在电子节拍与耳机世界中,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歌曲中的“时尚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潮流地标,而是一个反讽式的存在:角色穿着球衣配衬衫、运动装混搭,看似不合时宜,却正是“室内系”亚文化的体现——不为取悦他人,只为自我表达。这种生活方式既孤独又自由,既疲惫又充满创造力,反映了当代年轻创作者在艺术追求与现实压力之间的挣扎。
“明天就稿期啦 熬夜肝吧 / Everyday everynight trackmaker”
开篇直白点出创作者的日常困境: deadline逼近,只能通宵赶工。“TrackMaker”反复出现,既是身份标签,也是一种自我确认。电子音乐制作人的时间感被打破,日夜颠倒,“everyday everynight”强调了这种循环往复的高压状态。
“My house is tumble / New house electrial house”
双关语运用。“tumble”暗示生活混乱,居所凌乱;“New house”和“electrial house”则指向电子舞曲中的house音乐流派,表明主角的音乐风格,也隐喻其精神家园属于电子节奏的世界。
“高峰期的街上 堆满车子 / 长长的一队 堵塞 max”
描写都市通勤的压抑场景,但主角并未身在其中——他正躲在室内制作音乐。外部世界的拥堵与他内心的节奏形成对比,凸显“室内系”人群选择逃避现实、沉浸创作的心理动因。
“患上了花粉症的 muskmelon / Cursor等待着 klaxon”
“muskmelon”(甜瓜)拟人化,象征敏感、易受外界影响的创作者;“花粉症”暗喻对城市环境的不适。“Cursor”与“klaxon”(警报声)构成数字创作中的等待时刻——灵感未至,进度停滞,只待一声触发。
“坐落在那地极的 fashion center”
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地极”象征边缘、冷清、远离喧嚣,却自成体系的亚文化中心。这里的“fashion”不是主流审美,而是圈层内的自我认同。主角虽身处边缘,却以“clap your hands up”的动作号召共鸣,展现内在的骄傲与活力。
“身旁的萝莉是 萌萌的 type / 熟练的舞步 踩着 dubstep”
描绘虚拟或想象中的派对场景。身边人物带有二次元色彩,“萝莉”“robot dance”等词展现御宅文化影响。dubstep节奏与wobble bass的描写,强化了音乐的律动感,也暗示主角虽宅于室内,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
“今夜的故事 也是遗憾终止”
点出情绪转折。即使有音乐、有舞伴、有灵感火花,最终仍归于未完成的遗憾。呼应开头的“稿期”,揭示创作生活的常态:激情燃烧,却常因疲惫或时间不足而中断。
“跟梦魇斗争的 Maximizer / 困意缠绕的夜里 咖啡因投下”
“Maximizer”指追求极致音效的制作者,也象征不断自我压榨的创作者人格。咖啡因成为对抗困倦的武器,展现精神与身体的拉锯战。这一句将创作过程升华为一场深夜的内在战斗。
“运动衫运动裤 户外系的吗 / 室内的话咱们就 TrackMaker”
明确划分“户外系”与“室内系”的生活方式。主角拒绝被归类为运动、阳光的主流形象,自豪宣称属于“室内”的创作族群——他们的舞台是电脑、耳机与音轨。
整首歌以电子节拍为骨架,用碎片化、跳跃式的意象拼贴出一位独立音乐人的生活切片。它不仅是自画像,也是对“宅文化”“创作者困境”“亚文化身份”的一次幽默而深刻的表达。在“clap your hands up”的欢呼中,听众被邀请进入这个混乱却充满生命力的室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