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歌词解读-费玉清 | 歌词网_全网歌词大全

二分明月歌词解读

背景故事解析

《二分明月》是费玉清演唱的一首具有浓厚中国古典风情的歌曲,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和人生感慨。歌名“二分明月”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扬州》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二分明月”原指扬州的繁华与明月相映成趣的美景,后来也象征着风月无边、繁华易逝。

整首歌曲以扬州、瓜洲、广陵等地理意象为背景,结合历史典故,描绘了昔日繁华与今朝衰落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盛世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歌词中提到的“广陵散”原为古代名曲,传说嵇康临刑前曾奏此曲,象征着绝响与悲壮。而“木兰”则可能指代古代女将木兰从军的故事,或泛指代女子的英姿,用以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整体上,这首歌融合了历史、文化、人生哲理于一体,借景抒情,借古喻今,展现了费玉清一贯的温婉典雅风格。歌词解读

“瓜洲岸 芦荻飞 长帆落日两相违”: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画面,芦花飞舞,孤帆远影,落日余晖中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一袂红袖 步摇金钗碎 怎堪回味”:回忆昔日美人舞动红袖,步摇金钗轻响,如今物是人非,令人难以回首。

“画舫夜 笙歌沸 缠头金粉去又回”:描绘了昔日画舫中的繁华夜宴,歌舞升平,金粉飞扬,繁华如梦。

“二分明月 依间有歌吹 谁与同醉”:明月依旧,歌声犹在,但昔日共醉之人已不在,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深思念。

“兴废寻常事 人老木兰非”:盛衰本是常事,而人也早已老去,连当年的英姿也不复存在。

“莫道广陵散 明月耀清晖”:虽然广陵散已成绝响,但明月依旧照耀人间,寓意希望与美好仍在。

整首歌词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的向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