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In The Snow》是王以太创作的一首充满个人表达与行业反思的说唱作品。歌曲标题“LA in the Snow”本身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洛杉矶(LA)地处温暖地带,几乎从不下雪,而“洛杉矶下雪”则象征着极不可能发生的奇迹。王以太借此隐喻自己在说唱道路上打破常规、逆流而上、创造奇迹的决心与信念。
这首歌诞生于中国说唱逐渐商业化、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王以太作为具备音乐素养与独立思考能力的rapper,对行业现状感到失望。他通过这首歌表达了对真实说唱精神的坚守,对盲目跟风、缺乏创新的批判,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个来自街头却不断突破自我的音乐人的心路历程。
“首先要shout out to 从小给我拥抱我的街道”——开篇致敬成长环境,街道既是起点,也象征真实与根源。他成长于成都的街头,那里有温暖也有残酷,塑造了他的性格与音乐视角。
“周围围绕着和平鸽创造伤口的尖刀”——用强烈对比揭示现实的矛盾:表面和平,实则充满伤害与竞争。这既指社会环境,也暗喻说唱圈表面团结,实则暗流涌动。
“妈妈努力赚钱把我送进最好的学校 / 在老师口中我居然叫 什么都没学到”——反映教育体制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尽管接受了优质教育,但主流教育并未认可他的梦想与才华,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没人在意what I wanna do who I wanna be”——道出年轻一代在追梦过程中被忽视的孤独感。社会更关注外在评价而非个体价值。
“让我相信输的就应该输 赢的就该赢”——批判一种冷漠的社会逻辑,即成功者天然正确,失败者活该被淘汰。而他后来通过hip-hop打破这种宿命论。
“现在一切都反转 look what hip hop had made me”——hip-hop成为他逆袭的武器。他不再是被动接受规则的人,而是改写游戏规则的玩家。
“不光要腰缠万贯 制造历史制造回忆”——他的目标不仅是财富,更是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与影响。
“I got zay on the board / Imma stay on the board”——“zay”可理解为“stay”的谐音或俚语变体,强调自己将持续活跃在舞台中央,不被淘汰。
“Maybe next day Imma ball with LBJ on the court”——用与勒布朗·詹姆斯同场竞技的想象,表达跻身顶级行列的野心与自信。
“You pray for my fall / 最好祈祷我犯错”——直面嫉妒与敌意,坦然接受竞争,甚至挑衅对手:即便你希望我失败,我也不会轻易倒下。
“Tell you maybe I will stay till LA in the snow”——再次点题:我会坚持到奇迹发生,到洛杉矶下雪的那一天。这是一种近乎不可能的承诺,象征着他永不放弃的决心。
“足够的子弹能把你撂翻 / 精准的flow能够一击必命”——用武器比喻说唱技巧,强调内容的力量与杀伤力。真正的rapper靠实力说话。
“来rapper都对到起内容照搬 / 好像hip hop的风格已经是既定”——批判当下说唱圈的模仿风潮,缺乏原创精神。
“怀念到96年jayz的歌词 / 当时听众还没给hip hop下定义”——致敬说唱黄金时代的自由与多样性,反衬当下被标签化、模式化的说唱生态。
“我必须说我渐渐开始对hip hop失望 / 怀疑到说唱智商”——表达对行业智力退化的忧虑,认为说唱正在沦为表面炫技或哗众取宠。
“像进了大学食堂 / 根本就选不到几个好菜”——用“大学食堂”比喻当下音乐市场的混乱与低质,选择多但精品少。
“不是靠装b 就是靠搞怪”——直指部分rapper靠人设或噱头博关注,缺乏真实内容。
“我已经等不急看到那些说唱歌手 / 被说唱亲手给淘汰”——表达对行业自我净化的期待,认为真正的说唱精神终将淘汰虚假的表演者。
“这盘我当起了原告 faker see you in the court”——将说唱比作法庭,自己作为原告起诉那些虚假的rapper,展现批判立场与正义感。
“我期待hip hop被洗牌 / 真正的天赋不应该被掩埋”——呼吁行业变革,希望有才华的新人能脱颖而出。
“洛杉矶有一天还能被大雪所掩盖”——再次强化“LA in the snow”的象征意义:奇迹终将发生,不可能也会成为可能。
“But I don't feel no cold”——即便身处逆境、面对寒流,内心依然炽热,不被寒冷击倒。象征他对梦想的坚持与内心的坚定。
“酒三巡 菜五味 这条路上我无悔”——人生百味,经历丰富,但对自己的选择毫无后悔。
“Shout out to 我前辈 教会我要谦卑”——表达对前辈的尊重与感恩,体现其谦逊态度。
“酒酸心 菜无味 却还有人不太配”——即使环境苦涩,仍有不如自己努力的人获得掌声,暗含对行业不公的批评。
“有人叫我要闭嘴 我是谁 我是谁”——结尾连问“我是谁”,既是自我确认,也是对质疑者的回应:我会坚持发声,不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