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桦的《台东人》是一首充满台湾乡土气息的民谣,歌曲以轻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描绘出台东地区的风土人情。这首歌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台东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竹荀离土目目柯”:描述了竹子离开土壤时的情景,象征着人们离开家乡时的情感。
“移山仔倒海樊梨花”: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樊梨花形象,表达了女性的力量与坚韧。
“有情阿娘仔着甲娶”:说明了台东地区对婚姻的重视,以及对有情有意的女子的尊重。
“不通放给伊落烟花”:强调家庭责任,不轻易让年轻人追求虚荣或浮华的生活。
“稻仔大肚惊风台”:用稻谷在台风中摇曳的形象,比喻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
“阿娘仔大肚惊人哉”:形象地描绘了孕妇的状态,反映了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温暖。
“倒手牵衣掩肚斋”:细致地刻画了孕妇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朴实的生活美感。
“正手叫君仔哥再来”:体现了一种热情好客的态度,邀请朋友再次相聚。
“甘蔗好吃头硬硬”:用甘蔗的特性比喻事物的美好往往伴随着困难。
“茶店仔查某上无情”:描述了茶馆里的女性服务生工作辛苦且无暇休息。
“一千二千提去用”:反映当时经济状况下人们对金钱的使用观念。
“叫伊散步叱无闲”:表达了忙碌生活中人们的无奈与辛劳。
“六月日头火烧埔”: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炎炎下的景象。
“阿娘仔招君过澎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地域间的联系。
“交通飞机也过渡”:提到现代交通工具,说明时代的变迁。
“三餐海产吃鱼丸”:展现了台东丰富的海洋资源与饮食文化。
“莲雾开花满树红”:描绘了莲雾花开时的美丽景象,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树顶一只虎头峰”:通过自然界的动物形象增添了歌词的画面感。
“叮着阿君仔没采工”:讲述了一个小趣事,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叮着阿娘仔喊救人”:进一步强化了紧张感与幽默感。
“枋寮坐车到枫港”:描述了旅途中的路线,串联起不同的地点。
“翻山过岭到台东”:体现了前往台东的艰辛与决心。
“有情阿娘仔得来送”:表达了对亲人、爱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惜。
“阮的故乡佃台东”: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故乡台东的热爱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