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的《学戏》以一个戏曲班孩子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从小学习传统戏曲的经历与心路历程。歌曲中的主角是一个自幼拜师学习戏曲的孩子,尽管嗓音条件不佳,但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追求梦想的故事。歌词反映了传统戏曲艺术的艰辛训练过程,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执着与热爱。
“我是戏班的孩子,五岁半磕头拜师”描述了主角年幼时便进入戏班学习的情景,展现了传统戏曲拜师仪式的庄重。“冬练三伏,夏练三九”体现了学戏的艰苦,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坚持练习。“师傅说嗓音不好,就只能去翻跟头”,说明由于嗓音条件不足,主角更多地转向了身段功夫的学习。
“别人唱戏的时候,我脑袋顶着大石头”形象地描绘了主角在练习基本功时的刻苦。“什么生旦净末丑,什么手眼身法步,什么唱念做打”列举了戏曲中的各种角色分类和表演技巧,强调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朋友都劝我放弃,回家老老实实念书”,反映出外界对主角坚持学戏的不解与质疑,但主角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梦想。“那苏三将身来到了大街前,那横眉竖眼好一个大花脸,那九龙宝冠配上了青霜剑”引用了经典戏曲片段,表达了主角对戏曲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我既不会少林武功,也没有那绝世神通,但是刀枪棍棒剑戟斧叉,拿来我就是样样精通”表明主角虽然没有其他特殊技能,但在戏曲武打方面却练就了一身本领。“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全世界都在听我的戏”则体现了主角对戏曲艺术的自信与自豪。
最后,“有一天会实现”不断重复,强化了主角对梦想的坚定信念,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