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所作。当时苏轼被贬谪在外,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正值中秋佳节,他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心中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辙。兄弟二人虽然分隔两地,但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从未改变。苏轼借酒消愁,仰望明月,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一开头便以问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时间的思考。明月象征着永恒,而人类的生命却是短暂且充满变数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诗人进一步想象天上的世界,表达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高处不胜寒,人间的温暖才是最珍贵的。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孤独身影,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留恋和珍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无法入睡的人,暗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借月亮的圆满来反衬人间的离别之苦,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变化和缺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传递彼此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