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名为《皈依及发菩提心愿文》,实际上是根据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改编的。《心经》是佛教大乘般若部的一部重要经典,主要阐述了“空”的智慧,即一切现象的本质为空,但并非虚无,而是超越了世俗的有无对立。这首歌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了佛教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对解脱之道的指引。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 在王舍城鹫峰山中 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并诸菩萨摩诃萨众 而共围绕
这是《心经》的开篇,表示这段经文是根据佛陀的教导记录下来的。当时,佛陀在印度的王舍城鹫峰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和众多菩萨共同集会。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这些卍字在佛教中代表吉祥和圆满,通常用于经典的开头或结尾,象征着佛法的圆满和吉祥。
尔时世尊 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 而此菩萨摩诃萨 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此时,佛陀进入了甚深光明的禅定状态,开始宣说正法。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也在场,他已深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观察到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本质为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 承佛威神 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乐欲修学者 当云何学
这时,尊者舍利子受到佛陀的加持,上前向观自在菩萨询问:如果有人希望学习这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应该如何修行?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谛听为汝宣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 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 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 所谓即色是空 即空是色 色无异于空 空无异于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自在菩萨回答舍利子,告诉他应当仔细聆听。如果有人希望修学这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应当观察五蕴的本质为空。所谓的“五蕴自性空”是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于空,空不异于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 无所生 无所灭 无垢染 无清净 无增长 无损减 舍利子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无眼识界 乃至无意界 无意识界 无无明 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 无所得 亦无无得
舍利子,这一切法都是这样的空相,没有生起,没有消亡,没有垢染,没有清净,没有增长,没有减少。因此,在空性中没有色、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眼界、眼识界,乃至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没有无明的终结,乃至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终结,没有苦、集、灭、道,没有智慧,没有所得,也没有无所得。
舍利子 由是无得故 菩萨摩诃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 心无所著 亦无挂碍 以无著无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妄想 究竟圆寂 所有三世诸佛 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应知 般若波罗蜜多 是广大明 是无上明 是无等等明 而能息除一切苦恼 是即真实无虚妄法 诸修学者 当如是学 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舍利子,因为没有所得,所以菩萨摩诃萨依据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应行为,心中没有执着,也没有障碍。由于没有执着和障碍,所以没有恐惧,远离了一切颠倒妄想,最终达到圆满寂静。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达到了无上的正等正觉。因此,应当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的光明,是最高的光明,是没有等同的光明,能够消除一切苦恼,是真实的、无虚妄的法。所有修学者都应当如此学习。我现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明咒。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这些卍字再次出现,象征着佛法的圆满和吉祥。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 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 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如果能够诵读这般若波罗蜜多的明句,就是修学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 从三摩地安详而起 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说 如是如是 般若波罗蜜多 当如是学 是即真实最上究竟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此时,佛陀从禅定中安详地起身,赞叹观自在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说,确实如此。般若波罗蜜多应当如此学习,这是真实、最高、最究竟的法,一切如来也都随喜。”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这些卍字再次出现,象征着佛法的圆满和吉祥。
佛说此经已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并诸苾刍 乃至世间 天 人 阿修罗 乾闼婆等 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各位比丘以及世间的一切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众生,听到佛陀的教导都非常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这是《心经》的全称,表明这部经文是由佛陀亲口宣说,是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