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的歌曲《人是_》作为电影《流浪地球2》的「定义」主题曲,其创作背景与歌词内涵紧密围绕电影的宏大科幻叙事展开。这首歌曲以哲学思辨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在末日危机下的存在意义与文明延续的命题。以下从背景故事、歌词隐喻和主题升华三个维度进行解析:
《流浪地球2》延续了前作「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核心设定,聚焦人类在太阳氦闪危机前的挣扎。影片中,人类面临「移山计划」(行星发动机)与「数字生命计划」(意识上传)的路线之争,同时月球危机、太空电梯袭击等灾难接踵而至。《人是_》正是以这段「末日史诗」为底色,用音乐诠释人类在绝境中的集体信仰与个体抉择。
创作团队视角:
作曲人唐汉霄曾提到,歌曲试图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什么」。制作中融入电子音效与交响乐交织的「赛博史诗感」,周深的声线则被赋予「文明火种」的象征——从压抑的低吟到爆发式高音,模拟了人类从迷茫到觉醒的精神跃迁。
「去往 所有 命运 风暴之中的盲瞳」
「盲瞳」隐喻被危机遮蔽的人类视野,但「去往」一词暗含主动迎击的姿态;「命运风暴」既指太阳氦闪的物理灾难,也暗示文明存续的哲学困境。「直到 窥见 群星 刻下 千万次 心动」
「群星」对应「流浪地球计划」的星辰征程,「千万次心动」暗指代代传承的信念——即便肉身湮灭,人类对探索的渴望永恒不灭。
「人是什么 ? 闪烁 的 第一支火」
呼应电影中「原始人举火把」的经典意象:火象征文明起源,也暗喻「点燃木星」的牺牲精神。周深以气声演绎的「闪烁」,传递出文明火种的脆弱与顽强。「砂砾的脉搏 泥泞中 复活」
「砂砾」暗喻个体的渺小,「泥泞」指代危机中的磨难。歌词否定「数字永生」的捷径,强调唯有血肉之躯在真实世界的抗争,才能让文明真正「复活」。
「将 诘问 的 剑 铸成 丰碑 来 镇守 洪流」
「剑」象征对存在意义的质疑,「丰碑」则指向集体行动的伟力。此处旋律骤变为恢弘咏叹调,影射人类用理性与团结对抗宇宙熵增的悲壮。
歌曲通过「人是_」的留白句式(原英文名《Humans Are_》),拒绝给出单一答案,却以音乐语言揭示核心命题:
- 人性对抗虚无:当MOSS(电影AI)用理性计算宣告人类必败时,正是「非理性」的信念(亲情、勇气、希望)创造了奇迹。
- 牺牲与传承:刘培强(吴京饰)的「50岁出列」、图恒宇(刘德华饰)为女儿进入数字世界的执念,构成「人」的双重性——既是集体主义的献祭者,也是个体情感的偏执者。
- 流浪的终极意义:带着地球流浪的荒诞,实则是人类对「故土」的精神皈依。歌曲尾声的吟唱渐弱如星环,暗示文明的价值不在终点,而在「存在」本身。
区别于传统OST的抒情表达,周深在此曲中采用「戏剧独白式」唱法:
- 主歌用压抑的胸腔共鸣模拟文明的低语;
- 副歌以美声花腔呈现「火种」的炽烈升腾;
- 结尾的气声弱唱如太空中的无声呐喊,形成「于寂静处听惊雷」的美学张力。
这首歌曲不仅是对电影的注解,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辨交响——在浩瀚宇宙中,人的渺小与伟大,恰如周深歌声中那道刺破黑暗的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