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歌词解读-许嵩 | 歌词网_全网歌词大全

山水之间歌词解读

《山水之间》是许嵩创作并演唱的一首经典中国风歌曲,收录于2014年专辑《不如吃茶去》。这首歌延续了许嵩作品中一贯的古典意境与哲学思考,以山水为意象,探讨了隐逸情怀、人生况味与情感纠葛。以下从背景故事与歌词内涵两方面解析:


背景故事与创作理念

《不如吃茶去》整张专辑围绕“出世与入世”的主题展开,而《山水之间》作为主打曲目,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文人隐逸生活。许嵩曾提到,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他对传统文人精神的向往——在纷扰的现代社会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歌曲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既是对古典诗词意境的致敬,也是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回应。


歌词逐段解析

主歌一

“昨夜同门云集 推杯又换盏 / 今朝茶凉酒寒 豪言成笑谈”
- 对比手法:通过“昨夜”与“今朝”、“推杯换盏”与“茶凉酒寒”的强烈反差,暗喻名利场的热闹虚幻与繁华落幕后的冷清,批判世俗浮华的空洞。
- “半生累 尽徒然 碑文完美有谁看”:直指功名利禄的徒劳,呼应道家“无为”思想,表达对功利人生的厌倦。

副歌

“林中抚琴曲委婉 / 群山听懂我悲欢”
- 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群山)以灵性,暗示唯有山水能理解内心的孤独与悲喜,体现“天人合一”的隐逸追求。
- “泪如雨落才知过往剪不断”:转折点,揭露隐士表象下的情感牵绊,暗藏对尘世未了情的无奈。

主歌二

“古木檀香小筑 经文诵得缓 / 锦服华裳一炬 粗袖如心宽”
- 意象对比:“锦服华裳”象征物质欲望,“粗袖”代表朴素生活,焚烧华服的动作暗喻摒弃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
- “怎知那浮生一片草 岁月催人老”: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感叹人生短暂如草木,深化隐逸的必然性。

桥段与结尾

“莲池边 燃香挑灯诵经卷 / 红尘中 毁誉得失如何去量”
- 修行与红尘的对立:莲池、香火、经卷构建超脱的修行场景,而“毁誉得失”直指世俗价值标准的虚无,强化隐逸的合理性。
- “满树玉瓣多傲然 江南烟雨却痴缠”:以玉兰(傲然)与烟雨(缠绵)的意象矛盾,隐喻隐士内心清高与尘缘未断的挣扎,留下开放式结局。


核心主题

《山水之间》并非单纯的田园赞歌,而是通过“隐逸”表象探讨更深层的矛盾:
1. 出世与入世的撕扯:看似选择了山水,实则未能彻底割舍红尘情感;
2. 时间与永恒的追问:在“岁月催人老”的焦虑中,试图以自然疗愈生命的短暂与遗憾;
3. 古典文人的现代困境:用传统意象重构当代人的精神避难所,回应物质时代的迷茫。

许嵩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哲思融入山水画卷,让听众在诗意的旋律中,既感受到陶渊明式的恬淡,也触摸到现代灵魂的孤独与执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