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的《幻觉》收录于2012年发行的专辑《此时此刻》,这首歌延续了他后期创作中特有的哲思与禅意,以诗化的语言探讨生命、存在与时间的本质。以下从背景故事和歌词两方面进行解析:
《此时此刻》专辑的语境
许巍在2010年代逐渐从早期摇滚的躁动转向对生命本真的探索。《幻觉》诞生于他沉淀多年后对“存在”的思考,整张专辑围绕“当下”展开,试图打破对过去与未来的执念,直面生命流动的本质。
“幻觉”的哲学隐喻
歌名“幻觉”并非指向虚无主义,而是借佛教“如梦如幻”的意象,表达对世俗表象的超越。许巍曾在访谈中提到,这首歌试图探讨“我们是否被自己创造的观念困住”,呼应了他对“真实与虚幻”的辩证思考。
“无尽夜晚的游走,寂静旅程的尽头”
“无尽夜晚”隐喻现代人内心的迷失与孤独感,“寂静旅程”暗指生命本质是一场向内的修行。许巍以“游走”与“尽头”的对比,暗示对终极答案的追寻。
副歌:打破认知的局限
“这幻觉是否变成错觉,我宁愿选择燃烧”
此处“幻觉”指世俗定义的成功、欲望等外在追求,“燃烧”则呼应尼采“成为你自己”的生命美学,强调以真实自我突破虚幻的桎梏。
第二段:时空的解构
“时间如风般掠过,穿过记忆的漩涡”
许巍将时间具象化为流动的风,打破线性时间的束缚。歌词中的“记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可以被穿越的漩涡,暗合禅宗“活在当下”的智慧。
尾声:光明与觉醒
“穿过这黑夜,拥抱这世界”
《幻觉》的编曲以空灵的吉他扫弦与合成器音效铺陈出迷离氛围,副歌部分突然爆发的鼓点如同冲破迷雾的觉醒之力。许巍的嗓音克制而深邃,与歌词中“燃烧”的炽热形成张力,最终在尾奏的吉他solo中归于平静,隐喻顿悟后的澄明。
《幻觉》是许巍对生命本质的一次诗性探索,将佛教的空性思想与存在主义哲学熔铸于音乐中。它并非否定现实,而是引导听众穿透表象的“幻觉”,在流动的“此时此刻”中寻找真实的自性。这种从追问到释然的轨迹,正是许巍音乐从“呐喊”走向“慈悲”的典型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