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是梅艳芳演唱的经典粤语歌曲,由林夕作词,罗大佑作曲。这首歌讲述了人生中一段无法圆满的爱情故事,歌词充满了对逝去感情的追忆和无奈。歌曲背后蕴含着一种人生命运无常的主题,表达了一种“求而不得”的遗憾情感。
歌曲中的情感源自于人生经历中的错过与无奈,描绘了两个人因命运安排而无法真正走到一起的故事。歌词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以及对未来渺茫希望的感慨。这种情感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因此能够引发广泛共鸣。
歌词开篇以“同是过路 同做过梦”点明两人曾经的相遇和共同的梦想,暗示这段关系原本有可能发展得更好。然而,“人在少年 梦中不觉 醒后要归去”则揭示了年少时的懵懂和长大后的无奈,最终只能各自归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但凡未得到 但凡是过去 总是最登对”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心理中对得不到或已失去的事物的美化倾向。这种遗憾感贯穿整首歌,成为核心情感。
“台下你望 台上我做 你想做的戏”描述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仿佛彼此站在不同的世界,一方在现实中观望,另一方却在舞台上扮演着不属于真实生活的角色。这种距离感进一步加深了歌曲的悲剧色彩。
“俗尘渺渺 天意茫茫 将你共我分开”直接点明了命运的力量,将两人的分离归结为不可抗拒的天意。这种宿命感在“断肠字点点 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中得到了升华,风雨交加的意象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无份有缘 回忆不断 生命却苦短”概括了整段感情的本质:虽然缘分尚存,但却没有结果,徒留回忆让人反复咀嚼。而“一种相思 两段苦恋 半生说没完”则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复杂性,既包含了思念,也包含了无法释怀的痛苦。
最后,“十年后双双 万年后对对 只恨看不到”以时间的永恒对比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遗憾。整首歌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将人生中的错过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